見出し画像

近代詩選/〈愛〉陳垂映(含翻譯討論)

  ※註:陳垂映氏歿於2001年9月17日,著作財產權保護未過,本篇作為翻譯學習分享。

       垂映

愛は吾に耐え難し
ニガくまた甘きものなれど
無駄な心のなやみのみ
もし愛にして破れんか
そのもたらすものとては
癒えぬ心の疵痕ぞ
X
夢多かりし若き日に
愛に泣き濡る夜もありき
流す涙は若人の
胸に切なきものなれや
X
侮蔑、悔恨、反抗を
愛は吾に教へしよ
吾は情熱を捨て去りぬ
悲しき自然の恩恵メグミ
愛の異教徒に吾はならん
かくて吾は灰色の
荒野に立ちて侘しさの
ほのかに晴れんものを見ん

——一九三五、三、七——

底本:《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 復刻本》東方書局/民70(1981)年
底本的親本:《臺灣文藝 第二卷.第七號》臺灣文藝聯盟編輯/1935(昭和10)年7月1日發行


關於翻譯的討論

翻譯(1999)

  請在您附近的圖書館尋找〈陳垂映集第二卷:短篇小說、詩、隨筆、評論、文獻資料〉臺中縣政府出版

愛是令我難耐
苦又甘的東西
卻只是無用的心惱
若愛將破碎
它所帶來的是
無法癒合的心的疵痕啊
X
多感的青春的日子裡
有過為愛泣濕的夜晚
流落的淚水是年青人的
胸中痛切的心思
X
侮蔑、悔恨、反抗
愛教導了我這些
我已經捨棄情熱
悲哀的自然恩寵啊
我將成爲愛的異教徒
如此我將在灰色的
荒野佇立望見寂寥心境的
微漸的放晴

《陳垂映集第二卷》p.137
邱若山 譯/趙天儀 校審

  或許是因為年代之間語感有所差異,邱若山氏的翻譯在筆者眼中,更像是未經消化的直譯。小說的翻譯只要敘述通暢一般無問題,可是詩就不同了——調配文字與文法擺到適當的位置,是詩這種體裁的骨幹,加上語言之間的濃淡差、文化上對語彙的感受差,稍有變化將大大改變翻譯呈現的風貌能否保持與原文相近的氣質、美、口感。
  論及25年前該官方版本的問題,個人認為是「沒有捕捉情感做出適當調整」,即意義為正、忠於原文,卻未轉換原文愛情感嘆之幽美音色、古質文語至台灣華語能夠對應「愛的甘苦」的狀態,以致雖不諳日語者能讀懂翻譯,卻恐怕難以走入原文風景。
  雖然陳垂映氏著作權尚未解禁,目前翻譯也已經堪懂,但身為好於從翻譯感受抽象心境的業餘文字人,更為使不諳日語的現代讀者有其他參考選擇,作為可見的對照,筆者依序翻譯以下兩種:

筆者譯1

愛於吾身苦難耐
縱使苦澀亦甘甜
唯徒成心中煩惱
若愛戀終將破滅
伴隨而至者
乃不癒之痕
X
夢滿青春歲月裏
為愛濕襟夜常在
又屬淚流年少者
何等切心傷
X
侮蔑、悔恨同反抗
皆由愛教授於吾
吾已把情熱拋却
悲傷自然之恩惠
成就吾身者
乃愛之異教
佇立灰色荒野中
望見孤寂裏
仄明初晴物

(雨下松 2024.12.10夜)

  將原文以GPT翻譯後進行大改的結果。初瀏覽〈愛〉時筆者以為這會是更加口語化的作品,結果實際逐字確認後,本作品應該比前些時日發佈的高鍬侊佑氏之詩集稍微更加貼近文語一些——這是個人的感受,我並沒有專業知識能提供分析。第一個版本因為尚未抓到箇中敘事的感情,便用了偶能在近代詩選中看見的等字方式翻譯,這樣的作法並捕捉不到〈愛〉使用文語字彙的口頭朗誦之微妙口感。

  基於第一版,筆者對比著原文重新整理了本詩可能的心境表現:

筆者譯2

愛是如此難耐
——似苦似甜
又徒添煩憂
若愛情終將毀滅
其殘留之物
乃不癒之痕!
X
美夢的年少時
多少夜晚為愛濕濡
汩汩淚水
不正是刻心之器?
X
侮蔑、悔恨、反抗
皆由愛教會我——
將情熱捨去
悲傷的自然恩惠啊
我將成為愛的異教徒
如此佇於灰色
荒野之中,寂寥之物
幽幽微晴為我所見。

(雨下松 2024.12.10夜)

  相較於第一版,這一版更加貼近原文可唸又非過於現代的口語氣質,我想將此版作為個人筆下的翻譯定案
  或許有人會對增加標點的部分有疑慮,不過筆者評估,語言密集度較日語高的台灣華語,在此案例中需要標點符號作為延長煞車,同時也要調配相對於原文的斷句、注意詞彙出現的位置先後帶來的影像塑造順序
  以及,日語有情緒與口感更豐富的間投(感嘆)助詞,ぞ、や因此變換為!與?,而推測是上一段連用形「見」+完了助動詞「ぬ」的音變「見ん」,對筆者有一種比終止形更強烈的完成感,於是加入句號。筆者考量以上做法等等,嘗試維持緩雅的風味,不知各位如何評論?不吝指教。


  另,由本篇為開端,筆者打算開辦致敬青空文庫的「碧海文庫」雜誌,稍許電子化個人有好感的作家與作品,以開啟利用網路保存易於查詢的資料、分享文學遺珠之路。雖進度必緩,也對台灣文學沒有研究,不過就像翻譯非主流日本詩人的工作一樣,我認為這是自己可盡一份心力的事務。
  若欲增添更多台灣文學作品,請留言知會讓我能將你加入雜誌共編,或是協助發布站外連結、文章等。

いいなと思ったら応援しよ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