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https://assets.st-note.com/production/uploads/images/173494670/rectangle_large_type_2_92378564e010554e4552c5f078e47348.jpeg?width=1200)
(5)一位回乡青年和她的梦想
Vol 79
两天一晚的实验性旅游继续着。
这次实验旅游的实施团队中有一对姓佐藤的年轻夫妻,妻子亜弥美是 一位回乡青年,他们住在亜弥美的娘家——一栋有着 150 年历史的老房子。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bh0ITW9SmLHBXaGf324Ydk6U.jpg?width=1200)
这栋房子没有自来水和下水道系统,浴室热水来自于传统的木柴烧水加热浴缸的方式。木柴用的是屋后山上的树木。
宝贵的水源
日本的自来水普及率高达 98%,剩下的 2% 的家庭没有自来水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了解这些也是实验旅行计划的一部分。
老房子是亜弥美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她后来去东京上学和工作。
几年之后,外乡青年佐藤和亜弥美一起回到惠那,在这幢老房子里开始了他们与“自然共生”的生活。
行程的第二天下午是跟着亜弥美的(10岁)儿子徒步去屋后山上看看他们是怎样取水的。我们在树木纵横挡道的山坡向上行走。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85E2lY4NFALGJSa6UCOryebc.jpg?width=1200)
15 分钟后来到水源地——小河的上游。
简单地用石头堆成的一个汇集山间流水的“蓄水坑”,一根管道把坑里的水引导到山下的蓄水池,供3户人家共同使用。据说早在300多年前江户年代的祖辈们就是这样利用水源赖以生存。
因为收集方式简陋,水源状态不稳定,每个月用水家庭都要进山查看并修复和加固蓄水坑: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zYSDc9wG5PsbdAQjkMBiHpFa.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4719-c6t87IamHjuQvdElJqRATLPe.jpg?width=1200)
徒手将几个大一点的石头重新固定,把水坑里的落叶和小石头扒开,让山水更通畅地流向管道。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KiM2RoUOpdvfe4aAyclgXwjI.jpg?width=1200)
除了引水,每天洗澡还需要劈柴烧水。燃料用的林子里的杂木和树枝。亜弥美说:山林是自己的,但目前没有能力整备和管理。请人疏伐的废材都横躺在林子里。燃料的自给自足也是与大自然共生的一部分。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4818-CDi8KVbnaL3AZoh5T1mp4XIr.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4818-9Z75WGCuea8tB0dFn3YUqSTg.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UCe5mG9wnvHxNM4JXIu280gD.jpg?width=1200)
比起城市,引来山水,劈柴烧火的生活耗时费力,佐藤一家却对这里的今后满怀憧憬。
我不禁询问亚弥美:
当初你离开家乡去上学时,就打算将来回到家乡过这样的生活吗?
十多岁的时候,我对将来并没有具体的想象。我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从事林业的,我从小就和祖父一起在田里干活,在原木上玩耍长大。在离开KASAGI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农业和环境问题。
现在的生活方式虽然很麻烦,但吃饭的时候,我们会思考食物安全和无农药种植;用水的时候会思考水源是否会枯竭,由此而产生对环境的关注。应该说小时候的经历和后来回乡的决定都是有关联的。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4958-Xy8xSLsY0j2D4A3fnrlUo5Ok.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jq1hwtvisxKgu8yBPpldXCbW.jpg?width=1200)
十二、三年前,亜弥美曾参加工作营志愿者团前往津巴布韦。在当地,她一直和当地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了三个星期。
这期间,我们跟当地伙伴吵了很多架,却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工作营的参加者种族不同、立场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我们平等地对话。那时我大约 22岁。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我受到了非常大的文化冲击,它对我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让我对本来就关注的环境和国际理解问题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希望日本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也能有这样不平常的体验。我认为通过向外界介绍我所设想的生活方式,或许这样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突破口。
回老家后,他们尝试过一段时间种植有机蔬菜和茶叶,可是销路不太好。照顾年幼的孩子需要精力,现实让他们感觉到无法完全以务农为生,百分之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有困难。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5027-HL7CyWV4Ej6QsSx1KJUBYl9d.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5141-W1HGfFmtgxUcZnjrCV7Lw6Qi.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325141-VJcrkLqhyDzpZMtdgNKGI39i.jpg?width=1200)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8b4XYeNgZTzm7fxG53OFIRay.jpg?width=1200)
为了生存,亜弥美开始经营网上进口文具店。这个业务中她自学了如何在网上吸引客户,如何宣传自己。
我的梦想是组织年轻人参加的工作营。比如,邀请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里从事短期的农业、林业或乡村活动。我们还可以接受学校的休学旅行,为孩子们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我们希望创造一个体验不同价值观的地方。
虽然我还没有迈出具体的第一步,但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看了很多书,去过很多地方,学习了很多东西,由此确立了梦想的核心部分——食物、环境、国际理解,并对这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些经历都会在将来发挥作用。
回乡十年,亜弥美不仅对家乡附近的环境,甚至范围更大的区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有了更具体的思索和设想。
比起目前日本国内的一些知名旅游景点,她觉得家乡的旅游魅力和可能性都毫不逊色。她充满信心地说:
我们想打造的是少人数的有深度的体验型乡村旅游,游客与当地人其乐融融。但不希望家乡成为京都那样游客蜂拥而至的、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的旅游网红打卡景点。
佐藤夫妇回乡时的初衷只是办一个普通民宿,他们完全没有想像到会像现在这样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活动。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办一个为外地人(特别是外国人)提供与当地人交流并体验文化冲击的基地。
![](https://assets.st-note.com/img/1738286590-rbwkRDV6NQ3j1AWoi2tdYL7Z.jpg?width=1200)
本文的一部分图片来自佐藤亜弥美
佐藤家的博客
佐藤亜弥美的博客
BLOG: http://blog.livedoor.jp/farmroots/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armroots/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armroots.kasagi/
中国百家号阅读此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767134624142900
本文日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