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記_2025年1月
1/2(四) 線上同學會
下班前的二十分鐘,我的國中同學突然打電話給我。我驚訝了一下但馬上理解他為什麼找我。因為今天是國中時代幾乎每天一起回家的五人小群組的聚餐日。他們在岡崎集合,而我因為在台灣工作,完全忘記這件事情。我沒接電話,先傳訊息說「等一下」,他很快已讀了。雖然沒有任何回應,但反而讓我覺得輕鬆。
我繼續和同事討論擋土牆的高程與排水溝的關係,還婉拒了「要不要吃水餃大王」這個非常誘人的提議。然後,我關掉電腦,一騎上腳踏車就撥給他。
「好久不見!N呢?他怎麼了?」因為他在群組裡說:「我發燒了。」
「他絕對是在裝病。」K開玩笑地說。因為我也想到N可能其實沒有什麼不舒服,所以忍不住笑了。
「哈哈,這笑聲根本就是篤也(是我)的風格。」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很開心。因為我們之間的關係,從12歲到現在,似乎一點都沒變。雖然有人在石川縣工作,有人迷上賽馬和玩彈珠機,有人(那位從國中到大學畢業都沒有女友的人)現在準備跟女友結婚,有人在台灣工作,但每次聚在一起——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即使看不到彼此的臉,我還是能從他們的聲音感受到表情,他們也一樣能清楚分辨我的笑聲。
「這笑聲根本就是你的風格」我覺得這一句話非常浪漫。
1/5(日) 怎麼辦
我跟我女友一起的時候,我的口頭禪是「怎麼辦!」。因為我看著她就覺得「我的人生以後可能沒有這麼幸福的瞬間」。但是我上次跟她見面的時候也有一樣的感覺。怎麼可以這麼快就超越了那個瞬間?
草間彌生和關東煮的味道、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廟裡的路、可以看到101大樓的六張犁長椅、被時代留下來的一塊地上的時髦店們、在第一名的咖哩飯店前面哭到飽、沒有菜單的老派爵士咖啡館⋯⋯。今天發生的事情對我來說似乎都是奇蹟。並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走在神明幫我們安排過的路上的感覺。難道一月一日我對我的女神的拜拜已經發揮效果了嗎。
唉⋯⋯怎麼辦?
1/11(六) 看得到平行宇宙
我帶他們去櫻花陵園的時候,老闆突然打電話給我,說:「你昨天的說明會時,我感覺有些女生的反應可能顯示她們不太想泡湯。你們要小心一些。」
這次的電話比上次更像是一場討論。我向他說明我們是如何決定要泡湯的,並提到我們已經和大家討論過很多次了。他聽取了我的意見,我當然也仔細聽了他的建議。通話期間,我隱約聽到身後的日本建築師事務所的成員小聲說:「他居然還能接電話!」「他好厲害!」「他的中文感覺好流利!」這些誇獎的話語。我同時能聽懂中文和日文,而他們和我的同事只能理解我的一半,但我能理解他們的兩倍內容。這讓我感到有一點小小的驕傲。
電話結束後,他們問我:「你是怎麼學中文的?什麼時候開始的?你本來就會講中文嗎?」我邊回答邊覺得他們的提問並不是為了真正了解學習語言的方法,而是想探究我的勇氣和決心。
突然間,我腦海中浮現另一個自己在問我:「你是怎麼學習的?你怎麼來到台灣的?」想像中的那個我,或許會這樣想:「他(是我)一定很有才華,很了不起,這樣的人才有辦法去國外工作。而我不行。」
如果我沒有來到台灣,我很可能也會像他們一樣,佩服那些能在國外工作的日本人。然後再回到日本,繼續忙碌的生活,漸漸遺忘國外旅遊時的記憶和那種衝擊感。
我佩服那個只因為讀了一本書受到巨大的衝擊,就決定寄信給台灣事務所的自己;我佩服那個不曾放棄學習中文的自己;我也佩服那個放假時沒有與女朋友約會,而是熱情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最喜歡的建築的自己。
1/20(一) 幸福與時間
今天我想介紹新竹的朋友。我先隨便命名,他叫「海明威」(我們成為朋友的一個原因是他在午休的時間看《戰地鐘聲》)
今天我跟海明威一起加班。我吃飯後跟他講掰掰,就開始走向辦公室。他問我:「為什麼要回事務所?」
「因為我今天一直聽他們的討論。我沒有做什麼的感覺。我怕他們覺得我沒用。」
「那我也要一起去。其實他們每天沒有加班。我自己加班的時候沒有幹勁,有一點寂寞。所以你在的話,我也想做。」
他是比我早兩個月來新竹的實習生。因為他過年前就離職,所以我很感動他這樣說。
我們邊聊天邊做模型。聊天越來越變成討論,討論也越來越變成聊天。過了兩個小時,我們在聊「幸福與時間」(不是老人與海)。
他跟我分享他的想法:「我從小時候到現在都沒有遇到辛苦。大學四年級的我遇到過的唯一的困難就是唸書而已。這不算辛苦吧。所以我自己覺得我是很幸福的人。爸媽總是保護我,每一天可以吃飯。可是在這裡工作的時候,突然感覺到,我本來感覺到的幸福是很小的概念。我在家『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是很簡單的、很普通的、很普遍的事情。沒有需要什麼辛苦。我以為那個是很幸福的,但是一直繼續那種生活的話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快。我出生到過世只是抓著一條時間而已。沒有留下什麼。也許繼續過著同一種幸福生活的話,那個幸福會不知不覺變成不幸。」
我同意他的意見。然後我也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們聊到九點半。因為九點半是警衛要開始巡邏的時間,所以我們要離開辦公室。
雖然後來也沒有做什麼,但是我們度過了很好玩的時間。這才是很幸福吧?
1/25(六) 我的練習方法
為了練習下週的聚餐,我試著寫下未來的日記。
今天,我和女友以及她的爸媽一起吃飯。早上,她來接我,約在她家附近的捷運站見面。她看到我的打扮,笑著說:「你今天看起來不像上週的那個人。」聽到這句話,我心想,第一個難關似乎過了。
我平時總是穿著跑工地弄髒的鞋子,今天特地洗乾淨刷白,還整齊地穿上白襯衫、繫領帶,甚至戴了眼鏡(是她建議的)。早上,我剃了鬍子,還用髮蠟固定了昨天才剛剪的頭髮,整個人看起來比平時”端正”了不少。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剛坐下、點完餐後,她爸爸就開口了。這一頓飯正式進入「面試模式」。
「爸,我跟你說過吧,不要這樣考他啦!」我女友連忙幫我解圍。但我想用自己的中文回答,所以在桌子底下輕輕按住她的手,示意她讓我自己說。
「我……我現在在〇〇做……ㄍㄨ……國小的設計。雖然……還沒有駕照,但ㄨㄛ……我認為我是建築師。搬來〇〇前,我在△△參與過大學校園的設計。」
爸爸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從他的表情看來,我想我傳達的重點他都明白。就在這時,我注意到自己坐姿有點歪,趕緊調整坐正,還用力收緊肚臍。
接著,媽媽問道:「你為什麼來台灣?」
看起來女友想幫我回答,但當我望向她時,她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於是閉上嘴,把發言的機會讓給我。
「我……我想參與現在的事務所。我很佩服他們創造的建築與公共空間。我想參與其中,並學習如何通過建築實現未來的可能性和理念。」
隨著對話進行,我越講越流暢,最初的緊張感漸漸消失。
最後,這頓飯爸爸請我們吃了每人超過一千元的牛排。牛排應該很好吃吧,但其實我完全不記得味道,因為在某個時刻,味覺彷彿被一句話震得消失了。
「我還沒認同你和我女兒交往喔。」
聽到這句話,我竟然覺得有點像電視劇情節,彷彿我成了劇中的男主角。而這種情境似乎超越了文化差異,無論在日本還是台灣,愛女心切的爸爸都是一樣的。
「我明白您的擔心。確實,我是個奇怪的外國人,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可以說出我女友五十五個讓我佩服的地方。我很認真地愛她。」
媽媽低聲問我女友:「是什麼意思?」
聽到這句話,她忍不住笑了出來。但就在這時,爸爸的眼神亮了一下,我知道自己可能說錯話了。
「才五十五個嗎?我可以說一百個。」爸爸補了一句,竟然還拿數量來較量。
我差點也笑出來,卻連忙喝了口餐後咖啡掩飾表情,穩住場面。
「反正,我們是很認真的在交往,也彼此尊重。希望您能允許我們繼續在一起。」
後來他們說了什麼,其實我聽得不太懂,但從表情看來,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麼壞印象。
我知道,他們非常愛女兒,所以很難真正反對她的選擇。
※
這篇文章是我將自己用中文寫的日記,因權利和隱私因素部分改寫後轉載的內容。此外,文章也經過我的伴侶潤色修改。在此,謹表達我的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