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中文讀書記_7】《老派約會之必要》

在基隆的書店

這本書是我在基隆買的。上個月,我和女友一起去基隆旅行,順道逛了幾家書店。在書架間隨意翻找時,她發現了一本她高中時期很喜歡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的封面是鮮黃色的,上面畫著一雙鞋子——一隻男鞋和一隻女鞋,看起來像英國紳士與淑女會穿的那種。從設計就能看出來,這正是在表現書名中的「老派」意涵。

她打開書,開始幫我翻頁讓我看標題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品)的《老派約會之必要》。我也試著讀了一下,裡面有一段「奇怪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你字好看嗎?我寫信給你。
你有秘密基地嗎?我不能告訴你,有一天,會帶你去。

『老派約會之必要』p.121

雖然他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但這不也是一種回答嗎?課本上從來學不到這種對話。我慢慢明白,這種「我不說太多,但你應該懂我的意思吧?」的互動,或許就是「老派約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讀到這裡,我就決定我要買這本書。我對女友說:「我要買這個。」

「我要買這個」包含了許多意思:
・我想了解你喜歡的東西
・我相信妳說很有意思的東西
・我想努力去理解你的興趣

然而,我只是說「我要買這個。」我們的老派約會已經開始了。

(比較)沒有性別的小時候

我買下這本書兩個禮拜後,女友去日本旅行了。日本是我的故鄉,但現在我住在台灣。這個狀況叫什麼?反正因為很想念她,我便認真地讀這本書,想試著從中到一些關於如何更好相處的啟發。

老實說,這本書的趣味之處我不太能理解,總覺得隔了一層。我一直試著看下去,但興趣始終提不起來。讀著讀著,我發現作者似乎是一位女生,因而書中的想法,觀點和價值觀,與我的內心世界有一些差異,或多或少性別有關。
現代社會愈來強調性別議題的敏感性,單我們無法忽略,從小我們就被強加了性別的框架(我們看到小孩時,無意識地判斷應該叫弟弟還是妹妹)。在這樣的社會中成長,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讀這本書時,我感覺這是一位「(被社會視為)女性」的作者寫出的文字。

不過,我還是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短篇。例如〈同學會〉和〈藝術家的妻子〉,雖然它們的情感對我來說較難共鳴,但印象深刻的是〈鋼琴老師〉這篇。或許是因為它描寫了小時候,那個性別框架尚未完全形成的年代,所以這些時代的煩惱,我能夠感同身受。例如,這一段讓我印象深刻:

「我被她罵到自尊全無,凶到沒有自信全失,每次都想哭卻好強忍住,因為哭了就輸了,這是小孩子唯一反抗老師保存自尊的方式。」(p.230)
「我哭的時候想過,這一切可能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也許是因為我沒有才能,到底哪一點比較悲慘呢?」(p.231)

『鋼琴老師』

讀到這裡,我想起了國小時候踢足球的經歷。那時,我們的教練非常嚴厲,大家都害怕他。如果我們犯了錯,就會被責罵。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的動作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甚至顯得生硬。小時候的大人,總讓人又敬又怕。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為什麼大人會忘記小時候?

作者的文字讓我回憶起那些充滿壓力和忍耐的日子,也喚起了小時候對「不講理」世界的感受。這種記憶雖然久遠,但她的書寫方式讓我重新體會到當時的無奈與堅持。

黃色封面

書名:老派約會之必要
作者:李維菁
出版者:INK印刻文學
初版:2012.09

讀完:2024.11.9.


いいなと思ったら応援しよ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