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し画像

這個也是!那個也是!不為人知的台灣品牌4選(中文版)

大家好!我是在台灣讀學政治學的Nao。

我在這裏寫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台灣品牌”和它們的介紹。(啥??不講台灣政治??)

關於台灣的產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像是最近因為全球晶片供應量的不足,而登上世界新聞版面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真的非常強!台灣的半導體生產能量佔據全世界的21.6%、穩坐第一名的寶座(美國IC Insights公司資料)。其中日本手機銷售佔一半以上的蘋果iPhone,現在核心晶片也是由台灣“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全量生產(美國IDC公司資料)。

台灣品牌很難成長??


包括半導體和汽車零件等等,台灣的產業以代工生產(OEM)為主,成長為工業大國;代替日本或歐美國家的品牌生產產品。明明台灣的製品有領先技術等魅力,反而多數不是為了台灣品牌,而是代替國外的品牌生產。說真的有點可惜。
雖然台灣常常被認為說本土品牌很難發展到國外(我將把詳細的理由等寫在下一篇文章,敬請期待!),但以腳踏車的“捷安特(GIANT)”,電腦品牌的“華碩(ASUS)”和”宏碁(Acer)“,電腦周邊產品和電器品牌的”明基(BenQ)“電競產品品牌的“微星(MSI)”為例,也有著多數從台灣發展到世界市場的知名品牌。
可能會有人會想打臉我說「台灣已經有很多知名品牌了啊!」,但這些品牌為電腦和電器製品等的產品,在其他產業上台灣品牌的知名度,我個人感覺可能有稍微不足之處。其實有很多台灣品牌在日本和世界市場努力發展著,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來自台灣。

這次的文章將基於我個人的知識來介紹“在日本也買得到的台灣品牌”,也希望大家在日本購物時可以支持台灣的品牌。

這個也是!那個也是!不為人知的台灣品牌4選

1, ADATA(電子記憶體品牌)
其實在日本的大學生和職場上都有很多場面會攜帶USB隨身碟來存放工作資料等。日本在大型電器店和網購上購買USB隨身碟的時候常常會出現「ADATA」的品牌。

画像1

我個人從事攝影為副業,當我看到「ADATA」這個品牌的時候以為是日本或中國品牌。其實是台灣最大的電子記憶體品牌。在競爭非常激烈的世界市場中站上世界第二,市佔8%(TrendForce公司調查)的規模。台灣半導體果然還是很強的!

2, Dr.Wu(皮膚保養品牌)
2003年成立的皮膚保養品牌,推出「高效能」和「低敏感」保養商品配合亞洲皮膚的特性和需求。

從Dr.Wu 的品牌名稱就知道,這是由吳博士成立,憑藉40年以上的醫學經驗開發的皮膚保養商品。現在成為台灣最大的皮膚保養品牌,尤其受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消費者的愛戴。在2020年初進出日本,現在在LOFT和線上販售,將來想必會大受歡迎。
雖然我個人還沒有機會使用這些商品,但我很多女性朋友都在講這個商品的品牌。

画像2

我個人在台灣的百貨店看到這個品牌的時候,以為是美容大國為名的韓國品牌。這讓我感覺我真的需要更深的研究一下美容業界。與此同時,由台灣推出溫和的皮膚保養產品品牌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高興。這讓我感到台灣人的溫暖。

3. MAXXIS(輪胎品牌)
在日本連喜歡車子的人也可能沒聽過台灣最大的輪胎品牌,畢竟日本的品牌很強。其實在1967年成立的正新橡膠和它旗下MAXXIS(馬奇斯)牌是世界排名第10名(JETRO調查),主要商品為腳踏車,摩托車和農業器材的輪胎,在美國和印度市場是很積極發展的。

画像3

經過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支持,MAXXIS也在2020年開始進出日本販賣輪胎商品。不久的將來可能可以在日本的路上看到有“MAXXIS”牌的輪胎。如果在日本有機會換輪胎時,不妨試試看MAXXIS輪胎?

4. Gigastone(手機周邊用品品牌)
大家在外面使用手機時會用到行動電源或充電線的機會應該很多。但有些行動電源很貴,有些很重又不方便攜帶,另外電線纏在一起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我個人也在購買行動電源的時候考慮了很久,直到我在日本的Costco看到這隻CP值很高,可以無線充電的行動電源,我禁不起勁的買下了!這麼便宜又高CP質的產品,我還以為一定是中國的品牌,結果後來才發現其實是台灣的品牌!

画像4

這個品牌在2010年成立,推出行動電源,無線充電線等的手機周邊產品。從第二年積極的進出日本市場,在日本的au和SoftBank店面開始販賣。不論是產品的高CP值和機能性,外觀等,我認為都很符合日本市場對品質的需求。

回顧


以上是基於我個人的知識來介紹4個“在日本也買得到的台灣品牌”。大家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這些品牌包括皮膚保養品牌到輪胎品牌等,種類很廣闊。另一方面可以感覺到台灣的電子產品是真的很強的。在這些種類之外,依我個人的觀察,台灣的服飾品牌將來很有機會發展到世界市場,很值得關注。
希望經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在購物時,看到在國外市場很努力發展的台灣品牌。

其實也有很多台灣人在海外努力成立,並發展成名的品牌


我個人在寫這篇文章時原本打算介紹7個品牌,我當初以為這些是台灣品牌,並仔細的查閱各品牌公司的詳細資訊。後來發現很多現在世界知名的品牌是台灣人在日本或美國等國家成立公司後發展的,或已經把總公司從台灣移到海外的品牌也不佔少數。


我得知這些事實時,開始猶豫是否可以以“台灣品牌”來介紹這些品牌?另外我該把品牌以“國家”放在一起認知嗎?現在在全球化中,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超出國界集合一同成立優質企業和品牌,並對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等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企業或品牌所屬的國家界線將越來越模糊。我個人開始懷疑用國名的先入之見來看品牌的態度。


拿以日本的品牌為名的SHARP為例,自從跟台灣的鴻海合併之後,它們現在也持續以“日本的SHARP”提供日本的技術和魅力的電器商品。此外,其實例如日本的三菱FUSO卡車品牌現在是德國戴姆勒(賓士等品牌)集團的一部分等等。雖然資本上是外國,但在企業文化和歷史持有日本特色,並持續推出優秀的日本技術的角度來看的話,以日本的品牌來認知也是不錯的看法。


回到台灣,明明很多人才有優秀的技術來提供很有魅力的商品,多數人任選擇離開台灣,在國外發展自身的企業和品牌。在下一篇文章,我將介紹“台灣人在海外成立的有名企業”,並以我外行人的角度來探討台灣人選擇在海外發展的理由。

非常感謝您閱讀這篇文章到最後。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いいなと思ったら応援しよ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