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球之心
例如,当他人对我们表现出失礼的态度时,受到影响的并非外部的世界,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选择将会决定接下来的世界如何分岔:
内心感到不快,并影响到言行。(内心的同一化)
内心感到不快,但言行并未受到影响,依旧如常。(内心的观察)
内心根本没有感到不快。(内心的接纳)
现象未影响内心,意味着我们觉察并观察到了内心升起的情感与思维。通过客观地观察内心,我们不会与这些情感和思维同一化,因此它们无法影响到我们的言行。即便面对他人失礼的态度而感到不快,我们的态度仍能保持稳定,因为我们将不快视为内心的一部分,而不大惊小怪,因此不会失去冷静。
如果说内心有颜色,那么这些颜色就像不断变幻的镜球所投射出的光。而当镜球停止转动时,原本房间的真实模样并未因这些光芒而改变。
王阳明所言的“良知”,本质上是一片如青空般纯净的善。情感如同乌云,会遮蔽这份善。当不快的情感升起时,就如同青空中出现了乌云,遮住了我们对真实自我的看见。看到乌云而心情低落,就像陷入了一种交替反射的状态——因心情低落再看乌云,乌云也因此显得更沉重。无论看什么,我们都带着当前情绪这副“眼镜”,这一现象几乎时时刻刻发生着。即便看他人的面容,也会因情绪眼镜的影响而“染色”。正如王阳明在“心即理”中所言,心即是理,心的状态会改变我们眼中的世界。
当内心愉悦、感到舒适时,保持对这些情感的客观观察同样重要。因为如果不将这种态度养成习惯,那么在不快时,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与情感同一化,自动做出反应。
无论是快还是不快,只要不对这些情感作出好或坏的评判,而是单纯地观察并如实接纳,就会触发一种内心的“化学反应”,即接纳与整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言行不再受内心情绪的影响,事物会以本来的样貌显现于眼前。
即使面对他人的失礼,也能不感到不快,内心保持安定,态度不变,正是因为如此。
若他人失礼的原因在于自身,当内心处于良知这片纯净的状态时,就会自然地觉察到。正如王阳明所言,我们能够在每个当下克服自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