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的遺言5
最軟貴金屬——鉛的掛鐘
作品名|EGON
年 代|1983
記得應該是我剛創辦公司不久的事了,那時在神戶有一個鐘錶展要開,邀請我參加。由於是純手工的製作方式,所以必須選擇可以自己加工的材料。這款掛鐘,我找來了一塊灰色的鉛板,然後安裝上成品鐘機心,簡單製作而成。
簡單來說,物體給人的感動,源於「材料」「造型」「色彩」這三大要素。材料決定了觸覺這一人觸摸到物品的感受,或者與之相近的模擬體驗;造型則與視覺息息相關,但如果沒有光線也是看不見形狀的。有了造型,再有了光源,這時就會產生影子。材料給人的感覺並非只有觸覺方面,還可以用眼睛去想象。我有一個代表作名為「gom」,創作時也是因為對材料本身充滿興趣,思考的是我應該賦予材料怎樣的「造型」,由於材料本身柔軟,反而想賦予其硬朗的造型。橡膠的顏色是黑色,給人最為安定的印象,所以我選擇了黑色,意圖與「近代設計的白色設計」反其道而行之。雖是黑色,但是加工為了亞光的,拒絕光亮,設計就這麼完成了。
要手作鐘錶,就需要思考錶盤如何完成。鐘錶是由錶盤和指針簡單構成的。但是,這裡能產生神秘的靈光乍現嗎?隨即,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鉛,畫面被材質本身的灰色所支配。鉛這種材料,發生氧化反應後會變色。那麼,怎麼才能把這一點運用在設計之中呢?下一個瞬間,一個造型似波浪狀的不定形錶盤閃過了我的腦海。因為是鐘錶,最重要的是「準確性」。不過我在這裡產生了對於這種準確性的反抗心理。原本,鉛的灰色就是陰影的顏色。陰影和不定形就是對於現代設計的反抗,是對於現代設計的白色屬性和準確性的反抗。
最近,我寫了本書,名為《何為美》,現在正在籌備出版中。我發現了,美就是「一邊抵抗著某種強大的力量一邊隨波逐流;一邊隨波逐流,一邊又自在地玩耍」。這款鐘錶里就隱藏著這樣的美之歷程。
鉛自然放置在空氣中會很快變色,這就是氧化反應。這個過程會揮發對身體有害的氣體,原本應該注意,但當時我沒有太過在意。
我利用鉛會變色這一特徵,把刻好數字的貼紙貼在錶盤上面,不久之後將貼紙撕下來,就只有這一個部分發光,而其他部分已經變為了非常漂亮的灰色。雖然撕下貼紙之後會繼續變色,但由於和之前先撕的部分存在時間差,所以文字部分始終清晰可見,這就是這款鐘錶的錶盤。時間就這樣被設計了出來。
鉛的另一大魅力,在於它所呈現的灰色。灰色是陰影之色,跟畫具和油漆所塗抹出來的灰色有所不同,真正的鉛材料的灰色是由內而外散髮著微光的,十分迷人。日本的傳統色里,有一種灰,名為「利休鼠」。灰色既是陰影之色,還能讓人們直接感受到日本傳統之美,所以才會如此受人喜愛。最能令日本人感動的並非光亮本身,而是光的反射所呈現的月亮或者倒映在湖面的月影。而且,比起光線本身,日本人更鍾愛陰影。鉛,就擁有這種陰影。
鉛的第三大妙處在於質軟,用手即可折彎。只需輕輕按住就能令其變形,形成像波浪一樣的美麗表面。由於是鐘錶,所以做出來的波浪的高度必須保證不影響指針轉動。猶如水面的自然波浪一樣,非常好看。而且,買了這款掛鐘的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擺弄。
雖然知道今天也沒有公開,沒有人給予很高的評價,但對我自己來說,它就是我最好的作品,我甚至自負地認為,這是一件會流傳於世的作品。雖然gom系列作品才是公認的代表作,但我覺得並未超越這個鐘錶。另一個代表作是一個名為「螢」的紙推拉門做成的立式點茶茶桌,但也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它猶如奇跡。美的世界本就如此,是很難被理解的。梵高也是在在去世之後才深受世人喜愛,所以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吧。這是我的自言自語。
就這樣,一件頗具藝術性的手工鐘錶誕生了。不久之後,它被命名為「EGON」。Egon Schiele(埃貢·席勒)的Egon,因為這源於他對虛無的描繪。當時歐洲鼠疫泛濫,席勒就是因為感染此症不幸離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