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永恆花園》小說上下卷感想— 好的動畫素材不等於好的小說
說實話﹐寫這篇文時心情是很微妙的。我並不希望透過貶低小說來顯得動畫做得很好﹐但京紫小說的質量真的一言難盡。
當初打算在京紫劇場版上映前再補多次小說和動畫再去看的﹐結果因為考試和找不到小說第四卷的資源只重看了小說前兩卷。小說前兩卷算是對應了動畫的內容﹐但實際上動畫的改動實在很多。小說並沒有育成學校的劇情﹐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薇爾莉特和客戶的故事。這個我認為是非常大的改動﹐甚至有點將作品改頭換面的意思。
如果要我主觀地評價京紫小說的質量﹐我會認為是一本既好看但又寫得爛的作品。更準確來說是小說的閱讀體驗很差﹐或者說是需要很多地方需要腦補來令到故事變得流暢合理。我並不覺得這是單純某個地方出現問題﹐而是為了填補某個問題而一環接一環地將問題牽扯下去。
故事是如何開始﹐又應該如何完結?
這是對於任何創作來說都很重要的問題﹐在京紫裡的重要性則更為明顯。從時間線的角度來看﹐故事理應開始於基爾伯特的哥哥將薇爾莉特交給他開始﹐但小說的篇幅明顯更傾向薇爾莉特成為自動手記人偶後的故事。也就是說小說更傾向將基爾伯特和薇爾莉特最後一戰作為故事的起點﹐並將之前的故事用作回憶。在這場戰役後基爾伯特主動離開了薇爾莉特並認為這是對她好﹐而薇爾莉特則想再次見到基爾伯特。
這其實定義了作品要如何完結﹐也是小說搞砸得最嚴重的地方。在蒸汽火車事件﹐動畫裡救了薇爾莉特的是基爾伯特的哥哥﹐但小說下卷裡是基爾伯特。這也是為什麼我以兩卷為單位來寫小說的感想﹐在薇爾莉特和基爾伯特重逢的那段劇情理應是故事的終結。薇爾莉特和基爾伯特的重逢之所以感動﹐是因為薇爾莉特一直相信基爾伯特還生存着並希望再見一面﹐是因為基爾伯特終於能夠面對薇爾莉特和自己﹐而不是因一個意外的事件製造了重逢的事實。蒸汽火車事件整段我已經不知道能夠怎樣幫作者解釋了﹐只是單純的寫得爛﹐真的很爛。除了感情以外﹐整個事件的因由發展也是寫得一塌糊塗。
自動手記人偶的工作意義何在?
如果從薇爾莉特的角度入手去理解整個故事﹐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離開基爾伯特後﹐成為了自動書記人偶的薇爾莉特有什麼改變。用很籠統的說法就是這份工作令到薇爾莉特能夠觀察到不同人的故事﹐從而逐漸理解到什麼是愛。也就是說﹐作品的關鍵在於要將客戶的故事寫得簡單感動﹐令不知道什麼是愛的薇爾莉特也能感動的程度。很明顯見到故事的取材都是生死、結婚這些對於人生有象徵意義﹐同時也容易令人有感觸的事情。
作者在這裡選材的sense是不錯﹐但故事的質和量的平衡卻很微妙。從質的角度很多故事都顯得太短﹐大部分故事其實本身就能寫出一卷的長度詳細講述客戶本身的故事。從量的角度有些故事的本質其實是十分相似﹐例如半神和戰場的青年都是不想死。而且如果想透過故事的量去塑造薇爾莉特逐漸學會愛的話﹐明顯故事都下手太重了。一上來就生離死別﹐這是精神刺激吧。
當然故事的質量都只是小問題﹐實際上我認為關鍵的問題在於每一個故事的寫法— 並不是整段故事都是從薇爾莉特的角度來寫。更準確來說是除了對話以外都是從第三身角度書寫的。當然動畫也是從第三身角度來做的﹐但變成文字的話有很多地方顯得突兀了。最好的例子是從表情反映出的感情﹐一方面用文字寫的效果遠比視覺效果差﹐另一方面就是沒辦法用第三身去寫一些無意識的表情動作中反映出來的感情。
每一個短篇裡作者都很喜歡先從第三身去講述一些故事的背景﹐才將視點轉至薇爾莉特身上。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做法。這個做法最明顯的效果是造成薇爾莉特和讀者的資訊差異﹐但這個差異在故事裡是豪無意義甚至是負作用的— 不只是讀者需要接收資訊﹐薇爾莉特也要接收資訊理解客戶的背景﹐他們為什麼需要自動人偶服務。薇爾莉特對客戶的故事了解得越深刻﹐才會令她近接近理解她心中的情感。
為什麼動畫要加育成學校情節?薇爾莉特的性格和自動書記人偶工作的特殊性
京紫動畫最大的改動毫無疑問是憑空增加了育成學校的劇情。從劇情整體來看﹐育成學校的劇情可以說是薇爾莉特工作改變之間的過渡﹐也可以說是將劇情合理化。薇爾莉特理應不可能一開始就能完美地完成自動書記人偶的工作﹐不然他就不會理解不到基爾伯特的情感了。除了文字本身就有情感以外﹐薇爾莉特還要做不少對人的工作。
然而我認為這段劇情更重要之處在於建立了薇爾莉特的人際關係﹐或者更準確來說是和別人交流的傾向。小說裡除了飛行信紙的劇情﹐差不多就完全是薇爾莉特和客戶間的故事。換句話說﹐薇爾莉特的性格形象塑造是被動的。在基爾伯特剛認識薇爾莉特時﹐薇爾莉特是完全沒感情的。到最後的戰役之前﹐薇爾莉特已經擁有一定的感情了。感情從來都是一點一點地累積的。實際上整個故事要做到的就是表達薇爾莉特這個一點點的感情累積﹐最後再在與基爾伯特的重逢中爆發出來。
要達到這個目的依靠的就是薇爾莉特對於客戶的故事的感受﹐而這個感受薇爾莉特是要表達出來而不是壓抑住的。小說並不是沒有這個表達﹐但這個表達只是體現在和客戶的對話就很微妙了。這裡有個主客體的分別﹐小說的寫法很像薇爾莉特為了幫助客戶﹐在客戶的故事基礎下加進自己的經驗感情。但實際上理想的是薇爾莉特在自己的經驗感情做基礎﹐透過了解客戶的故事逐漸認清自己的感情。
在我看來自動書記人偶的工作永遠只能作為感情的輸入點﹐如果同時作為薇爾莉特感情的輸出點那就已經工作失格了。京紫動畫最深印象的其中一幕是薇爾莉特收到寄給女兒的50封信﹐回到公司後感情爆發的一段。這是小說無法寫出來的一幕﹐因為在小說裡薇爾莉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因為動畫有了最初育成學校的劇情﹐薇爾莉特才會有了和別人交流﹐表達感情的傾向。
短篇間的割裂感﹐模糊的時間線
京紫小說閱讀體驗很差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每個短篇之間的連繫很弱。實際上當我用短篇去形容時故事已經出問題了﹐之前說過薇爾莉特要認識自己的感情依靠對於客戶故事了解的累積﹐如果用數學角度來說就是1+1+1..這樣加下去。但是小說寫出來的感覺是1 1 1 1 … 每個故事就像一個單獨的短篇﹐感受不到感情的積累。這很大程度也因為薇爾莉特的感情輸出是對於客戶而不是身邊的人﹐令到故事僅僅是依靠自動書記人偶的工作展開。這導致無論是從劇情還是時間線的角度故事有很嚴重的割裂感。小說裡明顯缺乏了所謂的「日常」去填補短篇與短篇間的空白。
小說並不是沒有嘗試去構築短篇間的連繫﹐例如薇爾莉特救了的半神少女就成為了克勞迪亞的秘書﹐又例如最後蒸汽火車事件中讓座給嘉德麗雅的就是上卷的那個囚徒。然而實際上除了某些事情發生的先後以外﹐小說短篇之間的時間次序是十分混亂的。例如蒸汽火車事件和飛行信紙的先後次序在小說和動畫裡是相反的。由於夾雜了薇爾莉特和基爾伯特的回憶﹐故事不可能是順序法﹐但又缺乏清晰明顯的標示去分別故事發生的時間。
說句題外話﹐這個情況最理想的處理方式大概是從薇爾莉特說話方式等改變去反映出每個故事對於她的影響﹐同時確立了每個故事之間的先後關係。不過這對於作家的能力要求太高了﹐但我也沒期待能寫成這樣﹐只不過完全沒建立出清晰的時間線是我沒想到的。
《紫羅蘭永恆花園》的魅力究竟在哪裡?
京紫小說實際上應該沒我說得那麼不堪。一方面我對於小說的要求一向較高﹐另一方面我先看動畫再看小說﹐對動畫印象自然更深。我並不認為京紫對於小說來說是一個好的題材。京紫是一個很偏向感性的作品﹐從理性邏輯角度要寫好自動書記人偶的工作是很困難的事— 既要令到這件事對客戶產生意義﹐又要令到薇爾莉特從故事的當中感受到愛。這是媒介上的分別﹐文字相比起影像更追求合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時感到微妙的地方:為什麼我要用理性去理解一個感性的故事呢?
實際上如果越要用理性去解讀小說的話﹐就會發現問題越來越多。在和薇爾莉特分開後基爾伯特在陸軍越爬越高﹐究竟怎樣才能令薇爾莉特不知道這件事?最後蒸汽火車事件裡為什麼基爾伯特要親自去救薇爾莉特而不讓手下的士兵去救呢?甚至從故事結構的角度來說﹐為什麼每一個客戶那時候需要自動書記人偶服務﹐而克勞迪亞又基於什麼原因將這些工作分配給薇爾莉特呢?這些都是值得去解釋﹐甚至是應該要解釋的事情。
當然﹐寫完這篇文以後我對將要去看的劇場版更有信心了。從動畫版的改動來看﹐我相信劇場版會帶給我更大的感動。畢竟我沒看過小說第四卷﹐不用再被原作的各種問題煩惱了。
最後再說一句題外話吧﹐如果想要保留小說的寫法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創造一個人或者物件和薇爾莉特一起到處走﹐就像奇諾的電單車和文伽的手杖一樣﹐然後再用這個角色去作為薇爾莉特感情的出口﹐同時提供了另一個敘述角度。當然如果能找到黑星紅白來畫人物原案就更好了。
この記事が気に入ったらサポートをしてみませんか?